《中新社》安徽黄山:以文引人“作退一步想”为民解忧“更进一步为”

发布日期:2022-08-12 15:13信息来源:市信访局 作者:市政府信访局 阅读次数: 【字体:   收藏

安徽黄山市是徽文化的发祥地,以“谦让和合、豁达通融”为要义的“作退一步想”理念是徽文化的精髓之一。清道光年间,黟县西递人、开封知府胡文照修缮祖居时,主动“削屋角三分、退阁楼一步”,以利他人通行,并在门额上题“作退一步想”,被当地百姓奉为处世圭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与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的。近年来,安徽黄山市认真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坚持和丰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研究和阐发徽州文化时代价值,全方位打造推广“作退一步想”工作法,并将其融入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全过程,全市矛盾纠纷化解成功率达98%以上,10年以上信访积案全部化解,平安建设三捧“长安杯”。

念好调解“六字诀”。“作退一步想”工作法以法理情交融引导人、以和为贵风尚感化人、以知进退境界昭示人,形成“听、理、借、劝、退、和”六字诀,推动矛盾纠纷调解流程再造。听,就是细听陈述,让人把话说完,平和当事人情绪。理,就是理清症结,帮助当事人梳理事实,分析原因,找准症结。借,就是借古喻今,借助“作退一步想”思想内涵,开拓当事人矛盾化解的思维方式。劝,就是悉心规劝,参观“作退一步想”文化墙,讲好“作退一步想”故事,引导当事人寻求矛盾化解途径。退,就是各退一步,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虑己及人,相互退让。和,就是握手言和,达成和解,经过司法确认,达到解决纷争的目的。“退一步想”,是为了“促进一步和”。黟县源川村村民丁维春8年前因建房问题与邻居江小五产生矛盾,打好的地基和两家的“邻里情”都被搁置了8年,村书记吴峰华抓住“十几年老邻居”这个突破点,劝说双方“作退一步想”,经过3轮调解,持续8年的恩怨终于“一笑泯恩仇”。

打造全域“满天星”。黄山市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将“作退一步想”思想融入基层治理,着力把调解员队伍建设作为重要抓手,培养专兼职人民调解员1.1万余人,推动形成善于化解矛盾的“满天星”,将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打造名师能手,发动基层干部、两代表一委员等乡土能人,成立黟县“金玉琴调解工作室”等一批名师调解室,培养全国模范、省市优秀人民调解员65人,建成“作退一步想”工作室1100余个,实现全市105个乡镇、745个村居全覆盖。全国人大代表、大茂社区党总支书记姚顺武领衔的工作室,矛盾调解成功率99%以上,共建共治共享“大茂样本”得到省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发挥乡贤作用,组建农村“五老”调解队,发展正谊乡贤协理会等200余个乡贤组织。运用专业力量,发挥232个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作用,组建800余人心理咨询服务人才库,发展“美在徽州”等志愿服务队2806支。2021年,全市化解矛盾纠纷1.26万件、成功率达98.5%。

化解信访“钉子案”。既引导群众“作退一步想”,更推进为民解忧“进一步为”。黄山市围绕“事要解决、怨要纾解”目标,建立“信访接待窗口+作退一步想工作室”解纷模式,将“作退一步想工作室”建设纳入人民满意信访窗口建设内容,实现市、区县、乡镇(街道)三级信访接待大厅全覆盖,并将“作退一步想”调解法植入访调对接工作机制,引导信访人经过调解、和解信访矛盾成为解决信访问题的重要途径。以对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推进积案攻坚,把历史问题解决好,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靠前调度,根据难易系数,带头包最难的案、解最难的题,引领各地攻克了一批骨头案、钉子案,其中10年以上14件、20年以上5件、30年以上2件、40年以上2件。歙县江嘉梁老人反映“其家庭在土改时成分划分有误”信访事项,当地有关部门按照“专班重组、诉求重研、事实重找、结论重审”思路,查阅档案资料,还原历史真相,了却老人40多年的心头事,成功入选全省首批3个典型积案化解案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