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动态】“解忧茶”飘香红茶之乡
祁门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有十分繁盛的茶市,是“中国红茶之乡”。近年来,祁门县充分利用当地独具特色的红茶文化,将制茶四道工序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打造“制茶四式”调解品牌,为群众泡出一杯“解忧茶”。
把握“萎凋”时机,力争源头化解
如同祁门红茶“萎凋”时,需要把握好时机,掌握好茶叶萎凋的时间和湿度。矛盾纠纷化解同样也需把握时机,及时识别风险苗头,提早介入调解。祁门县以“两大一防”专项行动为抓手,将常态化例行排查和特殊敏感时期专项排查、经常性排查与集中排查结合起来,及时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今年以来,全县共排查发现各类纠纷821件,调解成功812件,调解成功率98.9%。
全面“揉捻”有方,夯实调解阵地
祁门红茶在“揉捻”过程中,茶叶需卷曲成条状,这样既有利于后续的发酵,又能充分释放茶叶的香气,矛盾纠纷化解同样也需找准方式方法。祁门县不断加强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夯实基层阵地,建立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118个、乡镇人民调解委员会18个、跨区域性人民调解委员会2个。统筹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工作发展,先后设立了医疗纠纷、交通事故、家事调解、信访事项、税费争议、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充分发挥调解组织的重要作用,打造解决问题的“终点站”。
多样“发酵”条件,协同联动解纷
正如祁门红茶“发酵”要在温度、湿度、摊叶厚度、时间等条件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独有的红润色泽一样,一宗宗棘手的矛盾纠纷的化解也离不开多元力量的参与。祁门县协调各乡镇和县直部门力量,充分发挥司法、民政、妇联、信访等部门职能作用,推行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闭环运行模式,形成以人民调解为基础、部门联动多元化力量参与的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自矛盾纠纷联调机制运行以来,协同调处矛盾纠纷500多起,开展矛盾纠纷会商300余次。
盯准“干燥”温度,实现事心双解
恰似祁门红茶“干燥”要先高温毛火烘干,再足火低温慢烘,才能散发其独特的“似花似果似蜜”的香气,矛盾纠纷化解同样也需有温度,变案结事了为事心双解。祁门县持续深化“心灵花园”工程,依托该县心理咨询协会,整合全县56名心理咨询师及128名心理工作者,参与矛盾纠纷化解工作,该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基层社会治理创新100例》。同时还建立县级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乡镇心理健康服务站、村(居)心理健康服务室“三级联动”机制,为城乡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心理服务,以机制创新打开基层治理“心”路径。